衡阳:多点发力,打好民族乡村振兴试点申报“组合拳”
2021-09-13 10:27:07      来源:衡阳市民宗局      作者:湛玉平

衡阳市认真贯彻国家民委《关于开展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紧密结合常宁市塔山瑶族乡西江村实际,紧扣五个重点,扎实推进民族乡村振兴试点申报工作,全村呈现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用心抓好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民族乡村领导班子战斗力。从乡机关选派2名业务能力强、群众满意度高的工作人员到西江村联点;选配2名瑶族同胞分别担任村支部、村委委员,充实村级组织力量,瑶族干部数占村支两委干部总数的50%。发展党员时注重吸纳少数民族同胞,全村26名党员中瑶族同胞占10人。

二、用情宣传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广泛组织西江村各族群众,发动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农村集市、民族节庆等有利时机,通过制作宣传牌、悬挂宣传横幅、设点咨询等方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把民族政策法规宣传和普法宣传、惠农政策等宣传结合起来,将民族团结内容写进村规民约等,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进组入户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政策法规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三、用功谋划乡村规划,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常宁市委市政府指导西江村两委认真编制了《西江村发展规划》,加快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实事工程,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按照《常宁市塔山瑶族乡西江村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多方筹资,打通了连接祁阳县晒北滩瑶族乡的公路,结束了与相邻瑶族乡互不通车的历史;实现组组通公路,解决了瑶汉同胞出行难的问题;架通并建成了集中安全饮用自来水管网,解决了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等民生问题。

四、用力开展瑶族文化保护传承,促进瑶族文化元素转化为特色经济元素。对标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标准,实行瑶族风情改造。对西江村周家组、刘家组地段37户群众139间房屋实施了瑶族特色外墙改造和“穿衣戴帽”工程,同时加大对传统瑶族民居如“抖墙屋”及“千足落地”的棚屋的保护修缮力度,打造西江特色民族村寨。先后建成了西江天堂瑶寨、西江民俗展览馆、瑶族农耕文化展示厅。扶持致富能人创办传统瑶族服饰加工作坊,大力推广瑶族服饰。挖掘、抢救,整理了一大批山歌、劝酒歌、摘茶歌、盘王大歌、长鼓舞、舞龙、舞狮、耍钉、耍耙等民间艺术文化资料。办好盘王节暨坐歌堂活动,打造展示瑶族文化的民族盛宴。

五、用智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一是做优特色种养业。立足生态优势,把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绿色银行”。组建康胜特色种养合作社,扶持群众种植黄姜和猕猴桃,大力发展土鸡、土鸭养殖,引导群众加工竹笋、干蕨等农产品,瑶胞口袋渐渐鼓起来了。二是做强传统产业。通过扶持一批茶叶开发企业和种茶大户,集中连片开发优质茶园基地。完成土地流转面积4000余亩,同时通过成功申注“塔山山岚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利用农博会、盘王节等节会平台,做强了塔山茶产业。三是做响旅游品牌。强化合作深度开发西江漂流景区,积极申创AAA景区,村民入股参与天堂瑶寨合作社开发瑶族风情观光旅游项目,带动旅游景区内餐饮、运输、住宿产业发展。近年来,西江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衡阳市最佳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2020年申报国家命名第四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据统计,2018年来,西江漂流等项目年接待各方旅游逾35万人次,带动村民创办旅游商店8家、农家土菜馆35家、土特产销售点5个,13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8月下旬,市民宗局对塔山乡西江村开展民族乡村振兴试点申报工作进行了实地审核。

专题专栏
  • 衡阳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跟党走·衡阳统一战线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报道
  • “学党史 学《条例》  明初心 担使命”衡阳统一战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衡阳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 衡阳统一战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中共衡阳市委统战部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669号